在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地带,生与死的较量每天都在上演。拉伊德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三十年的加沙民防人员,他亲眼见证了这场持续两年的冲突是如何将加沙人的家园变为废墟。尽管自己也因冲突而流离失所,但拉伊德和战友们依然坚守在救援一线,用近乎徒手的方式从瓦砾中寻找生命的迹象。
在加沙南部一处遭轰炸后的废墟上,年过五旬的拉伊德正在和队员们一起,用双手挖掘幸存者。在过去的两年中,拉伊德曾无数次赶往这样的现场,参与救援。
拉伊德告诉记者,在过去的两年里,他们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设备援助。消防车早已破旧不堪,器材在轰炸中损坏严重,救援人员只能冒着被以军袭击的风险,依靠双手和原始工具,在瓦砾间挖出生命通道。
民防人员 拉伊德:我们一直在对外求助,只为获得设备支持,尤其是急救器材。然而,加沙地带,尤其是民防部门,至今未收到任何急救或救援设备。过去两年,我们几乎全靠原始工具作业,手工操作,甚至徒手挖掘。
作为救援人员,拉伊德和队员们面临着最直接的生命危险,每一次救援任务都可能成为“最后一次”,因为即便是民防车辆,也常常成为以军攻击的目标。
民防人员 拉伊德:每次出发前,我都会和妻子告别,她知道我随时可能被袭击而牺牲。我们曾遭遇袭击,但幸免于难。我也会向孩子们告别,因为他们目睹我们所面临的危险,我们无法保证能否平安归来。
日复一日目睹遭袭后的现场以及无数次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,给民防队员们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。在2023年11月的一次救援中,拉伊德亲眼看见弟弟的房屋被炸弹夷为平地,那份撕心裂肺的悲痛至今未愈。
民防人员 拉伊德:我当时震惊地发现,被炸毁的是我弟弟穆萨的家,当时约有三十人被压在废墟下,爆炸在地面留下一个深达十八米的坑洞,导弹直接命中我弟弟,他的身体瞬间化为尘埃,连一块残骸都未能找到。当我看到整栋房屋完全坍塌,压在所有人身上时,我跪倒在地,完全无法动弹,我的精神彻底崩溃,什么也做不了。
除了救援时所面临的艰险,拉伊德和其他加沙民众一样,也面临着整个家庭的流离失所、缺乏食物以及干净水。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使命。他认为,加沙民防不仅是救援的最后屏障,更是巴勒斯坦人民在苦难中不屈精神的象征。
民防人员 拉伊德:坦率地说,情况极其艰难,我和所有普通民众一样缺水、缺柴、缺乏食物和生活物资。尽管如此,我个人始终不求任何报酬,只愿尽己所能,奉献所有的力量。我相信,人生在世,肩负使命,理应尽忠职守、履行职责,为大家服务。
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