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玉
由广大爱好者自制,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——全网唯一
1914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这个标题采纳了一部分时下流行于网络上的观点,但同时也结合了一部分个人的亲眼所见。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,我眼中的和田玉市场行情,必然与专伺炒作割韭菜的营销号不太一样。
展开剩余84%现在用俄料、青海料等广义和田玉雕刻的手把件、挂件,以及电脑精雕机量产的玉牌,的确是价格闪崩,也没人愿意接盘了。
毕竟买这些器形的藏友,也有了些见识,既然是收藏和田玉嘛,谁又不想入手一件地道的新疆料呢?可是从去年的夏天开始,杀入这个领域中的文玩爱好者则不然。
他们根本就无暇研究什么产地与产状特征,只执着于玉石肉眼可见的干净漂亮,以及珠串的造形是不是能够达到近似于菩提的直切、爆米花、无限弧等要求。
别看这些人对于正宗的新疆和田子料玉器,百般的挑剔嫌弃,但是他们却舍得为了进口碧玉、劣质糖料、青海烟青等精致的小手串,而一掷千金。
于是,今天这幅十分怪诞的景象就来了,一方面是用俄料、青海料制作的常规玉器基本滞销,而另一方面却是用同样玉料磨制的珠链,则热销于各大网络直播间。
但以我多年来关注和田玉的经验判断,这种现象顶多也就持续两三个寒暑而已。以前曾经风靡一时的米达料、天泰料、鸭蛋青、沁料,莫不如此。
这些外观靓丽无瑕的山料,虽能惑人一时,但入手之后生涩水嫩的触感,必将原形毕露,而待到泡沫散尽之后,其还会连带着其它质量上成的和田玉,也行情低迷一段时间。
在过去的这20多年里,似乎只有玉质上成的新疆子料,始终不瘟不火,价格岿然不动,虽然也偶尔会有人鼓吹,但因为无法形成事实上的上游垄断,所以谁都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宣传它。
反观咱们这些藏友,尽管人人都在坚称非最正宗的新疆和田子玉不买,但到了真正的选购阶段,却谁都难以接受子玉的色彩暗淡,又总是要带着点儿瑕疵遗憾的现实情况。
最后入藏山料赝品的人,还是要远多于购买优质子料玉器的。没办法。能够分辨真伪的行家里手,无论如何都是极少数嘛!
而回顾以往南疆对于和田子玉疯狂的私挖滥采,再看看时下这青黄不接的玉器市场,我们有理由相信,目前在售的正庄子料玉器,已是买一件少一件的存量博弈啦。
写到这里,话已经讲得够直白了吧?至于应该如何选择,也就不必参玉在此多言了。
(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)
如果你也认同“参玉”这种,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,
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,
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,来加入我们。
发布于:河北省盈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